首页>>成果展示

《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》

2015年01月09日 10:46来源:中国廉政研究网作者:字体

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

 

图书简介

 

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教育家,提出并践履“知行合一”的原则,集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“三不朽”于一身。《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》是第一部从反腐倡廉角度研究王阳明的著作。全书分为导论、廉政思想、勤廉实践、思想传承四个专题,深入分析了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监察执法实践,概括提炼了王阳明心学中的廉政思想、为官治吏的反腐举措和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,指出了其廉政思想与行为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借鉴意义和局限,介绍了王阳明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及其对后人的深远影响。

 

内容选摘

 

王阳明廉政思想对当前反腐败的借鉴意义

 

一、利用“心即理”思想培育廉洁价值观

王阳明主张“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”、“心即理也”、“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”。痛恨腐败是所有人的良知。孟子提出“放心”之说,旨在扩充放大人的本心。王阳明继承了这一思想,认为本心就是良知良能,心的本体无善无恶,“止于至善”,将善心放大,不能让私欲障蔽心的本体。良知是人的本心,人人皆有。因为本心良知相同,彼此同心,才能相通相知。根据良知建立的道德准则是人人同意和赞许的,每个人都会自觉遵守。这种社会共同订立的普遍性道德原则和价值观,不需要外部强制力量推行,因为这个规则是符合良知的,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。违反共同道德的行为,本心是不会接受的。本心愈亮,贪心愈暗;贪心越大,本心越暗。放大人的良知本心,强化个人的廉耻之心,贪欲之心才会收敛直至去除,反腐倡廉建设才有道德基础。

腐败的贪利性特征十分明显,搞腐败的人并没有良知泯灭,只是良知被利欲遮蔽,本心满是污垢,难以显现。加强廉耻教育,广泛宣传贪污可耻、廉洁光荣,培育浩然正气,对有腐败念头的人常“拉拉袖子”,及时提醒,是防止其滑落腐败泥潭的有益做法。

当前,面对滋长蔓延的腐败现象,很多人将主要原因归咎于制度不完善、监督不健全等外部因素,而很少提及权力行使者个人私欲、腐败动机、自控力弱等主观因素;少有人扪心自问,往往将自己作为责任的局外人,老是认为与自己无关,反腐是反别人的腐败,而不是反自己心中的腐败念头和身上的腐败行为,只有滑入腐败深渊被查处和追究时,他们才发出“放松了学习和思想上的警惕”、“放松了对自己行为的约束”、“理想信念动摇丧失”等忏悔。如果认为腐败的根源在外,则会从心之外去寻理,结果会给腐败分子以种种理由和借口。如,认为自己的收入太低、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,等等,似乎搞腐败是天经地义,无半点羞愧感。

王阳明心学主张从内心寻理,加强道德自律,强调腐败的主要原因在心,个人应首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强化道德责任感,崇尚廉洁的风气就容易形成,腐败分子就会面临强大的舆论和道德压力。某种程度而言,这种精神层面的压力往往比经济、行政和刑事的处罚更为严厉,会让行为人抬不起头,其家人也会蒙羞受辱。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,廉洁价值观念才会深入人心,成为一种文化和风尚,最后成为主流的社会价值观。

二、利用“知行合一”理论增强执行力

王阳明是一位行动主义者,主张知行不可分离,强调以行为重,目的是解决当时士大夫阶层中道德虚伪、知行脱节的问题。当前,知行分离、言行不一、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比较突出。一些党员干部嘴里讲宗旨原则,但落实起来行动迟缓或欠缺。有的领导干部台上喊反腐,台下却大搞腐败。法律制度汗牛充栋,各项政策、制度、规定等应有尽有。尽管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学习,但却执行不力,无法落地。其根源是,一些党员干部私欲太强,知行不一,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大局和长远利益。增强执行力,关键是消除少数领导干部头脑中的私心杂念,监督其不折不扣地执行已有规章制度,观其言,察其行,将考察考核和检查监督的重点放在行动效果上。

三、用修身养性方法增强党员干部免疫力

腐败的人都是私心很重的人,也是人品存在严重问题的人。“物必先腐,而后虫生”。纪律松弛、底线失守是违纪违法的内因和关键。《易·谦》中说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。”谦虚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。王阳明的凌云大志、率性耿直是建立在谦虚基础之上的。正是因为有了谦虚的胸怀,他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、纠正自己的过失,身居高位而平易近人,保持本心皎如白日,仰不愧于天、俯不怍于人。在腐败严重的时期,王阳明保持自身廉洁,看淡功名利禄,多次上疏乞求退休,工作之外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读书或与弟子们探讨心学。他长期在外做官,与妻子两地分居,但并没有在外寻欢作乐、泛滥感情,保持了士大夫的名节。

腐败分子的一个共同特征是“傲”,常常表现为自以为是、狂妄自大、目中无人。他们没有敬畏之心,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,很少“三省吾身”,即便发现缺点和错误,也是设法掩饰,甚至坚持错误不改。在反腐倡廉建设中,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敬畏之心,促其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,不摆架子,不盛气凌人,自律自省、慎独慎微。要扫除内心的贪欲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正确看待名利、金钱和地位。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,不文过饰非,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反躬自省,主动改正缺点和错误。生活作风要严谨,养成高雅的兴趣爱好,远离低级趣味。

四、借用反腐败有效做法提升廉政管理水平

王阳明是当时地方重要的一把手,集军政和监督大权于一身。他的管理能力较强、效率较高,工作成绩十分突出。战场上,他是常胜将军,常常速战速决,以少胜多。他纯熟地将心学用于军事和管理,不仅解决了大量群众信访难题,也取得了不动一兵一卒而平定叛乱的功绩,其做法,值得学习借鉴。例如,当他看到因为薪俸过低而诱发大量腐败后,提出适当提高薪俸水平的建议。他奖励廉洁官员,倡导了新风正气。在精神和物质层面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廉洁自律、遵纪守法?前些年,我们曾经探讨的和已经实施的各项奖励政策等,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深化。王阳明重点治理婚丧嫁娶中大量浪费百姓钱财的奢靡行为,大兴淳厚之风,对于当前治理公款大吃大喝等奢侈浪费现象具有参考价值。他选贤任能的思想和行为,对于破解当前选人不准、用人不公、公信力不足等难题具有参考价值。王阳明工作兢兢业业,殚精竭虑,尽职尽责,忘我工作。他体恤百姓,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,惩治损害农民和商人利益的行为,对于当前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很多启发。王阳明在地方为官期间,减少官员视察的次数,简化繁文缛节,裁减不必要的文书,从制度上规范公务来往的做法,不仅不过时,还应当大力倡导。(蒋来用:《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举要》)

 

(责编:王田田)
分享到:
0
转载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