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深度研究>>专题系列>>古代廉政研究专题

古代防止官员“带病提拔”的镜鉴

2016年11月02日 10:43来源:湖北日报作者:马红伟字体

  前不久,中央印发了《关于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的意见》,彰显了中央整治“带病提拔”顽症的坚定决心。

  “带病提拔”自古有之,各个朝代选拔官员方式、整饬力度各异,防止“带病提拔”的实效也不尽相同。这些历史经验,对我们当代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  第一,常态的道德教育是防止“带病提拔”的首要前提。明朝朱元璋注重对官吏廉洁的教育,登基伊始就谆谆告诫官吏:“现天下刚定,百姓财力乏困,比如初飞之鸟不能拔其羽毛。”还把农民的痛苦编成《醒贪简要录》赐给官吏,唤醒官吏的良心,收效明显。防止“带病提拔”,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,要求为政者常修为政之德,常思贪欲之害,常怀律己之心,做到不染病。

  第二,健全的法规制度是防止“带病提拔”的重要保障。制度机制最具有根本性、稳定性和长期性。中国古代有重典治吏的传统,历代统治者大多都重视法规制度建设。从宋初赵匡胤颁布治贪政令,到明朝朱元璋修订《大明律》,都是制定一系列制度使官吏不想“带病”,更不敢“带病”,以此达到防止“带病提拔”的目的。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,织密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之笼,并加大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,才能有效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。

  第三,严格的监督问责是防止“带病提拔”的关键之举。明朝初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,并发动民众广泛参与监督,对发现的“带病”官吏严加惩治,还加大责任追究,对后台连根拔起,起到了防止官员“带病提拔”的有效作用。实事证明,只有有效的监督问责,才能有效防止“带病提拔”;离开了追责,再严历的制度也会变成“纸老虎”。因此,防止“带病提拔”需要不断加大监督力度,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式的监督体系,对出现“带病提拔”的实行零容忍、动真格,使监督更有效,追责更有力。

  第四,良好的政治生态是防止“带病提拔”的根本之策。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够及时驱散政治雾霾,防大病、去小病,治未病。宋、清后期,统治者暗弱无能,很多“带病”官员以各种方式积极上位,得势后构建贪腐山头和利益团体,使整个官场流氓化、黑帮化。这种恶劣的政治生态环境导致形成了劣币淘汰良币的局面,“带病提拔”变成了常态。而明朝初期高层统治者廉洁自律、率先垂范,大力褒奖廉吏,营造了良好的官场氛围,廉洁清官则随处可见。由此可以见,政治生态好,“带病提拔”则无所遁形;政治生态坏,吏治腐败则不可避免,官员“带病提拔”更是必然趋势。当下,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,必须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,始终坚持“二十字”好干部标准,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。

  (作者单位:枣阳委组织部)

(责编:钟义见)
分享到:
0
转载声明